撰文/ 今周刊專欄作家 李尚龍
那天我跟一個朋友去聽講座,老師一邊講,我一邊拿著筆記本記。
他呢,一會兒看著老師,一會兒低著頭看下手機。
他每過五分鐘就會拿出手機看看,我以為他業務多,一開始沒說話,後來他一直看,引起了我好奇。
我偷偷地看了一眼他的螢幕,才發現壓根沒人找他,他只是在看別人的朋友圈,然後無聊地刷著微博,再給別人的朋友圈點兩個讚。
後來我實在忍不了了,問,有人找你嗎?
他說,萬一有人找我呢?
我說,這不還沒人找你嘛,你好好聽唄,老師講得很好。
然後他忽然坐正了,湊過來,正經地問我,龍哥,我現在總是喜歡看手機,而且每時每刻都看,總覺得有人找我,總覺得有大事發生我沒有關注到,慢慢地我發現除了手機好像什麼也讀不進去,我是不是病了?
我回答,是。
其實,他得了一個很嚴重的病,這種病,已經���互聯網社會迅速蔓延起來,它叫「手機成癮」,直接導致的結果,就是無法集中注意力,無法獨立思考,而且被資訊牽著走,迷失方向,接著不知道自己要什麼。
說幾個症狀,看你中招沒:
1.你是不是總是產生幻覺有人找你,發現沒有,一有時間就打開微信、朋友圈、微博刷著?
2.你是不是更喜歡看短視頻,而不喜歡文字的東西?
3.你是不是更喜歡閱讀短的東西比如公共號的文章,而讀不進去長的東西,比如小說、歷史、哲學?
4.你是不是覺得自己的記憶力越來越差,需要別人反覆確認你才能記住事情?
5.你每天玩手機的時間是不是已經超過五個小時?
好了不說了,如果你中招三條以上,這種疾病就在攻擊著你的中樞神經,逐漸佔據你碎片化的大腦,正在讓你變成一個不會思考的笨蛋。
是真的。
知識爆炸的今天,互聯網給人帶來了太多的便利,幫人利用了許多雞肋時間,這些諮詢、資訊、熱點大量衝擊著我們的生活,可是,這些資訊諮詢,卻很難變成能幫助自己的知識。
畢竟,真正的知識,是需要長時間的深度總結、撰寫、思考才能擁有的。
每天我們讀到的資訊,不斷更新著,不斷爆炸著,其實都不過是曇花一現的熱點話題,有些甚至是廣告。
所謂熱點話題,都會隨著時間推移變得不那麼舉足輕重。
就比如說明星離婚事件,你跟風批判別人有什麼意義,討論他的家產又有什麼意思?
真正的知識,是要學會思考其背後的意義:比如,婚姻法是怎麼解釋出軌的,美國的離婚法律如何規定這種情形,到底什麼樣的愛情能長久,藝人背後的產業鏈……
這些,不是一條新聞、一篇微信文章能夠說明白的,相反,它需要大量的思考和查閱資料,才能變成被自己利用的知識。
呼嘯而過的資訊,我們把它們稱為垃圾資訊,頂多給別人帶來一些談資,卻很難轉換成知識,給人帶來一些本質意義的提高。
再強調一遍,真正能轉換成知識的,是很少一部分的資訊源,而這些知識,來自於長時間的思考和廣泛的涉獵閱讀。
而長時間的思考,肯定不是來自於手機裡的資訊。
那些資訊都已經被人咀嚼過好多次,甚至許多觀點都被不停地洗刷過,讀到最後不過是換湯不換藥。
___________
Yahoo奇摩新聞歡迎您投稿!對於這個社會大小事有話想說?歡迎各界好手來發聲!用文字表達你的觀點。投稿去—–>https://goo.gl/iy5TCA
文章來自: 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%E7%8F%BE%E4%BB%A3%E4%BA%BA%E7%9A%84%E9%80%9A%E7%97%85%EF%BC%9A%E6%B3%A8%E
留言列表